去年的时候,在方七佛死后,陈凡曾经向宁毅开口索取榆木土炮,宁毅并未答应,倒并不是为了弄出什么技术壁垒来。而是为了应付金人南下,土炮的制作方法已经由秦嗣源转交给朝廷,一旦技术泄露,西瓜那边与朝廷开战出现了这样东西,自己便很难脱出干系。
到得此时,许多情况在宁毅心中变得更加紧迫起来,特别是吕梁山所在的位置实在敏感,他便不得不尽可能早的将一些成果往吕梁山转移,以应付可能到来的一些麻烦。
对这些麻烦,宁毅如今还没有特别清晰的认知。吕梁山的环境、民俗都有些特殊,与中原之地大有不同,青木寨是打算作为一个南北走私中枢而存在,主要考虑的目的--不管将来可能面对的是南面还是北面的威胁--还是一个守字。这样的考虑下,地雷、火药之类的物品,是大有用处的。
当然,即便是石质地雷这种看来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也存在相当之多需要克服的技术壁垒。这是后世最简单的地雷:将石头掏空,填充以烈性火药,铁屑等物,加上简单的引火装置就大功告成。而如今宁毅手头上有的只有勉强合格的烈性火药,引火装置其实还并不成熟,因为这个得涉及到火柴的出现。
以引火的砂纸包裹火柴头,火柴一端系以细线。拉动细线,产生火星,地雷爆炸。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民兵们所制作的土地雷就是用这种方法,然而在眼下的武朝,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仍旧是个大问题。好在眼下这个时代粗陋的炼丹师们已经接触到硫、磷等物的化学变化,辅以火石以及对大量易燃物的研究,也已经能勉强达到引爆的效果,只是安全性不高,在安装之时,仍旧需要小心翼翼地对待。
但无论如何。只要还有时间,在宁毅指向性的要求下,这类小物品的发展出现,终究是不难的。既然这次要过去吕梁。他便先将这些不成熟的东西运过去,至少先让吕梁的人学会掏石头再说。
除了地雷,榆木炮的制作在宁毅这边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至少在宁毅的控制之下,有少数的几个兼任炮手的工人,已经能够掌握到制作土炮的诀窍和发炮的弹道规律,在这个基础下,榆木炮的炮身,已经可以尝试与钢铁结合。而吕梁山那边研究土高炉的匠人,想必也已经掌握到一些经验了。
有关于技术的发展。宁毅知道最稳妥的方式是依赖于基础科学的进步,但在他的手上,根本不可能有等待基础科学的时间,因此竹记麾下的研究室里,进行的只是大量基于穷举法的实验。
首先确定各种实验方法。数据与步骤记录的方法,而后就是无数敲脑门式的材料实验,记录现象,总结规律。宁毅在这方面的手段是简单粗暴却又极有针对性的,唯一的目的在于:爆炸。
一切以不同方法得到火焰或是爆炸的试验,只要拥有独创性,可重复性。就可以得到奖赏。而在此之后,对爆炸的材料进行逻辑上的对比,寻找差异,总结规律,只要能给出一定的、靠谱的解释,就能得到更多的奖赏。
在这个年代。真正算是研究化学的入门者,都是类似公孙胜一般的炼丹师,而能接触到爆炸的,多是烟花爆竹的匠人。宁毅便是将这两者集合起来,制定基本规则。给出奖励档次,其余的便任由他们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不过,这其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的,也就是那些包含“对比”“穷举”在内的基本规则,一两年的时间以来,最初被招进竹记的匠人即便天资平庸,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对各种基本元素的存在——这在最初自然是宁毅所传授——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解。
此时武朝匠人的地位低下,负责军方设备的工部造作局虽然也有火器业务,但其中的匠人即便已是小吏,也是绝对比不上宁毅能给出的待遇的。而在金钱的奖赏之余,竹记还能利用相府的关系,将一些匠人的孩子送入私塾,这才是更加令人趋之若鹜的东西,以至于造作局火器司中如今有不少匠人甚至都在帮宁毅这边做私活。
“……东西放好、垫好,路还长,注意别磕磕碰碰了。火药一定给我看好,一点火星都不能见,阿四,这事情你们一定要上心……”院子里雨在下,宁毅检查着要带去吕梁山的货物,叮嘱着众人,另一边,也在听妻子说起家中的情况。
“……竹记之中办的那五子棋大赛,最近参加的还挺多的,聂掌柜他们,如今也在跟着凑热闹。快要与那些护院五日一次的比武差不多了,聂妹妹组织起这些事来,却是井井有条。”
“她能有喜欢的事情就好。至于聂掌柜,似乎还未娶妻,是想在姑娘们面前表现一下?”
檀儿抿嘴笑道:“是有可能哦。”
檀儿说起的竹记最近的五子棋比赛活动,此时的竹记不断拓展,规模已经发展得相当庞大。以汴梁为中心,酒楼一共已经开了十四家——赈灾事件虽然让宁毅结下了不少仇敌,但累积的人脉对于竹记这一家商铺来说,已经非常恐怖,几乎哪个环节都不缺朋友与合作伙伴,加上宁毅的能力,计划作出,合同签好,金钱注入,接下来就会直接进入循环程序,实现软着陆。
酒楼之外,去往四面八方的竹记大车有近三十辆,每一辆配备保镖两名,推销员一名,裁缝一名,说书人一名,有时候还会酌情增减。这之外,城外有
喜欢赘婿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