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ontentp{font-ion:none;line-;}.read-contentpcite{diy:hidden;}
重子顾名思义就是原子量比较大的原子,物理学一般将原子序号排在氦后面的元素称为重子。重子核聚变要比单纯的氢聚变效率高出一个数量级。一般的聚变发动机把氢聚变成氦就完事了,而重子聚变发动机会继续聚变下去,氦可以再聚变成铍,由于铍极不稳定,会立刻和氦结合聚变成碳,碳和氦会进一步聚变成氧,氧再到钠、镁,这样一路聚变下去一直到铁为止,而每一次聚变都将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重子聚变效率高的原因。不仅如此,华夏还可以把从建造飞船的下脚料里分理出的矿物质扔进反应炉,这也是重子聚变发动机喜欢吃的食物。
制造飞船的材料当然是来自虫形人母船的残骸,而且外星母船的材料是现成的,机械性能和抗辐射性都要高出普通钢铁好几倍,省掉了冶炼工序,可以为华夏节省不少时间。
在建造飞船之前,还有一项工作是必须要做在前头的,那就是测试具备行星的恒星距离。华夏打算利用飞艇通信装置向南天球四颗恒星和东天球七颗恒星分别发射十一束无线电波,这些无线电波是经过加密的高能短波,每颗恒星对应不同的代码。当这些电波到达目标后,就会被那里的恒星反射回来,华夏只要时刻开通接收设备,根据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差就可以轻易地计算出目标恒星的距离。假设十年后接收到最早返回的某个代码的电波,那么自己距离目标恒星就是五光年。
为了能时刻监视返回波,华夏打算制造一颗通信卫星。为了节省能源,这颗卫星将围绕着母船残骸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母船相对于一般的天体质量比较小,根据华夏的估算,这截飞船残骸的质量是三千万吨,只相当于一颗直径一百米的陨石质量,所以通信卫星只能做得很小,质量只要几十千克就可以了,和母船的距离也要控制在一千米以内,否者万有引力不足以束缚住它。
自从和头盔中的电脑融合后,华夏的记忆力和计算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需要思考一个月的科研项目现在只需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这就是生物脑和电子脑结合后的优势。双脑分工,一个主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一个主计算和逻辑性思维,然后互通有无,这绝对是11=100的组合方式。
相对于人类来说,思维能力几乎是超人的华夏已经掌握了飞艇电脑内所有关于虫形人的资料,再加上工程技师的机械躯体,华夏现在就像是一台高级的万能机器,制造一颗普通卫星当然不在话下,但这仍然花费了一年时间,这让华夏深刻感受到“万事开头难”的真正含义。由于所有生产设备都是由零开始,华夏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光制造生产设备就花费了九个月时间,而且还是不眠不休的九个月,不过有了生产设备,制造产品就方便多了。
测距电波是卫星上天后再发射的,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但是这样的等待对于华夏来说绝对是不会感到漫长,因为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华夏现在是百业待兴,而且目前为止,能够参与建设的只有他一个人而已,劳动力远远不够。为了多块好省地建造飞船,华夏需要一些帮手,所以极需制造一批机器人。华夏先亲自造出两台机器人,这又花费了一年时间。
由于条件限制,华夏现在只能制造简单的工业型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脑袋则就地取材,那些闲置的头盔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不过缺少灵魂的头盔也只不过是一个拥有高速计算能力的计算机而已,顶着这些高级的死脑袋的机器人必须要在华夏的控制之下才能干活。
第一台机器人有一个大铁锤,是一个高超的钣金工。第二个机器人有一把大钳子,是个电焊工。这两个机器人都顶着那个大头盔,除了手臂上的工具,几乎没什么区别,而且长得很粗暴,一副三大五粗的蛮横样子,不过他们干起活来倒很仔细,大有鲁智深秀花的风范,这都依赖头盔里的电脑和华夏的精细控制。接下来这两个机器人将展开亲密合作,在这艘飞船残骸上发动一场工业革命。
为了控制方便,华夏又制造了一些通讯器安装在自己和机器人的头盔脑袋里,这样华夏就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向工人们发号施令了。
机器人是不知道疲倦的,在华夏的控制下,雷神一号和闪电一号开始没日没夜地干活,半后,另外十个机器人被制造了出来。华夏把这十二个机器人分成十二个工种,进行飞船的建造。
考虑到资源的总量和制造工艺的方便,华夏把第一艘飞船设计成长90米,宽35米,样子参考了地球海洋里的巡洋舰,不过华夏在这种舰形上做了简化,把不必要的细节统统去除了,尽量做得理想化一点。太空里反正没有空气阻力,什么形状无所谓,现在的关键是实用,当效果图出来后,华夏对自己的设计还是比较满意的。
前路遥远,宇宙神秘莫测、危机四伏,华夏在虫形人的资料里已经深有体会,所以这艘要进行恒星际长途航行的飞船必须武装到牙齿。
关于武器系统,华夏在参考虾形飞艇武器布置的基础上增加了武器的数量和当量。整首飞船的武器分布大致分成四个部分:船首、船尾,船背和船腹,这样的武力布置基本上可以不用转向或掉头就能实现全方位攻击,具体如
喜欢星际归途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