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俗民风代代传玉柳平地遇劫难
晚上,何玉锁回到家里,想起日间在酒楼的事情。
“这也没有办法,毕竟我们现在生活在这里,如果不按照他们要求来办,我们在这里过日子可能都艰难。出去避避风头,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难道就没有王法了吗?”
何玉锁愤恨地说道。
“官府能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吗?我们难道要和他们强拼硬斗?还不是鸡蛋碰石头,说归说,认真做了去,吃亏的总是我们。”
何默章既没有表示沉默,也没有表示甘心受欺。
“现在这光景,到那里都是穷人受苦,我倒想一个人留下来,等着你们回来。”
何玉锁说道。
“我估摸着,大家都出去了,以后就不能在这锦溪镇上立足,你如果能留下来最好,但必须要有个留下来的理由,再说,你一个人在家,脾气这么大,我担心你会吃亏受连累,出去怕抓丁的给你抓走。”
“那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何玉锁着急地问父亲道。
“你去把沈伯伯叫来,他的主意多,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法子来。”
沈敬儒是锦溪镇上一秀才,平日里点子多,乡亲们有什么犯难的事情都喜欢找他商量。
何玉锁答应着,不大一会儿,就将沈敬儒给叫了过来。
“沈贤弟,你给拿个主意,我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相信他们要施出其它的手段。如果我们都离开的话,以后回来就更不安定。”
何默章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俗话说,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难到你们就不打算在这里过下去了吗?这里可也是养育你们多年的一方水土呀,水乡再苦怎么说也有一口吃的,外面兵荒马乱的,女孩子到外边,遇到什么事情都说不清楚,是要想个长远之计。”沈敬儒说道。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玉柳的事现在镇上的人知道的还不多,我想让全镇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镇上下湖捕鱼要人、砖瓦坊要人、田里要人,如果大家齐心协力,都放下手里的活计,我想,官府也不敢把你们怎样,玉柳过些日子还可以回来,找个合适的人家早点嫁了,他们就没有办法了,就是将来离开也无妨。再说镇子上的人都是自己人,我来通知。”
何默章点点头:“这个主意好,前些日子我到临安办事,看到外面比镇子上更乱。如果这样的话,最好是越快越好,免得夜长梦多。”
沈敬儒:“我也是这样考虑的,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现在建王的行宫也在这里,兵营有一部分驻扎在这里,我想官府不太敢多滋生是非。”
何默章说道:“多谢沈贤弟相助。”
“说哪里话,乡里乡亲的,别见外,我这就一家一户去通知。”
“玉锁,你也去。”
何玉锁遂跟着沈敬儒去一起按刚才商量好的主意办。
还没到两小时,五保、满溪都被通知到,跑前跑后,镇子上的人几乎都知道了何玉柳的事情,义无反顾地表示支持沈敬儒的做法。
柳振三和郑彪五在旅店也听到了此事,知道是日间在酒楼碰到的事情的延续。他们此行目的,是想了解临安朝廷的意图,打算是战还是和?这对他们以后非常重要。他们也想利用自己手中的兵刃,做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俩都是汴京人,现在汴京已经变成金兵的天下,他们准备组织群众的力量,对付金兵。他们不愿看着大宋子民就这样在朝廷的议和中,任由金兵烧杀抢掠。
“柳哥,你说他们的事情能办得顺利吗?”郑彪五问道。
“很难说,要看看事情的进展情况才能做判断。”柳振三比郑彪五要稳重些。
不出所料,第二天一早,很多村民坐在自家的门口,忙着自己的事,砖瓦坊没人上工,只有胆小怕事的几个人,到河里捕鱼。
郭镇长知道后,气急败坏地要调集镇上的保安对付乡亲们,崔太康劝阻了他。
“这样多人想聚众闹事,必定想好了对策,我们何必和他们针锋相对呢?既然郭镇长已经下过贴子,我们也给足了何家的面子,不如还用老法,把何姑娘给娶进家门,不知郭镇长您意下如何?”郭镇长明白他指的意思,就是抢亲。因当地有此风俗,即便如此也不为过。
“你觉得把握大吗?”郭镇长问道。
“白天,你带人先把这些人稳住,晚上的时候,我再多派些人手,来个措手不及,即使他们发现,人在我这里,生米煮成熟饭,相信他们也无可奈何。”
崔太康说道。
“还是你想得周全,行,就依你的主意办。如果你们办不成功,别怪我呀!”
郭镇长明显想推卸责任。
“这是自然,只要郭镇长鼎力支持,后面的事都交给我们自己办理。”
“一言为定!”
两人商议好计策,决定在夜间抢亲。
白天,郭镇长到镇上耀武扬威地走了一圈,煞有介事地把村民的聚众闹事渲染了一遍,何默章和沈敬儒的心事都用在了对付郭镇长的身上,虽然也曾考虑了当地的风俗,但见郭镇长这样嚣张,又要把他们领头闹事的人带去见官,又要不下河捕鱼的村民多交鱼税,遂放松了警惕。
到了晚上,崔太康叫好了十几个护院,埋伏在何家附近的河边芦苇荡里。
何默章的家住在村西口,离镇上尚有一段距离,何家
喜欢南宋妃烟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