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这三本书,单以学术地位和对儒家经义的贡献,又或者所产生的历史影响而论,远远比不上萧漠之前所写的《中庸新解》。|/\uctxt.c-o-m/\|
但吴构却很清楚,这三本书,无论哪一本问世,在楚朝文坛间所引起震动,却都要比《中庸新解》大的多。
第一本书,名曰《问儒》。
前文已说过,萧漠单是写不足十万字的《中庸新解》一书,就花去了整整一年时间的心力,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写出与之相提并论的著作。
这篇《问儒》,本是萧慎言这些年间给萧漠所布置的论策作业,萧漠从中挑选而出,又整理一番,修改许多后,编著而成,共有一百余篇,每篇千余字。
相比较而言,这些文章并不像《中庸新解》那般只解《中庸》一书,却要博杂不少,更不如《中庸新解》那般严谨系统,但却也皆是萧漠结合前世见识所写,自近千篇论策作业中挑选而出,并在近日学识有成后修改而成,又有萧慎言、朱瑞德帮着修订,即使不如《中庸新解》精深,但其观点之精之奇,却也会让人不由拍案叫绝。
最重要的是,《中庸》一书在《中庸新解》问世之前,地位不显,所以《中庸新解》问世之后,所引起的震撼虽大,但一众文人看后,学识不足者却也需要一个认同的时间。
而《问儒》一书,却皆是选题选意自《论语》、《大学》、《孟子》、《春秋》等等此时文人所熟悉无比的儒家巨著中,对一众文人的冲击,自是要更大一些。
之前萧漠写那篇《中庸新解》,之所以小心翼翼精益求精,也是因为当时名声不显。此时声望已成,心态形势已然不同,即使在《问儒》一书中,出现了些许破绽,也不会有人抓住不放进行责难。
名人写的错别字不叫错别字,叫做“通假字”。这个观点虽然偏激,但在很多时候,也确有道理。
最重要的是,此书问世后,萧漠更能展露自己的博学之才,就不仅仅只是《中庸》一书的大家魁首了,“儒学大家”的称谓,也更容易让人认同。
萧漠的想法吴构并不知晓,《问儒》中诸般文章的精妙新奇之处他也并不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吴构理解这本书所代表的意义。
但就在吴构为这篇《问儒》而惊叹之时,第二本书却更是将他震住了。
《自扰词集》!!
翻开扉页,第一首楚词就让吴构震惊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落款为“迁居单县后,思乡之作”。
吴构并不知道这是萧漠无耻抄袭另一个时空中宋朝苏轼大家的作品,他同样不知道这本词集区区二十余篇所谓的“楚词”,已是萧漠所记住的宋词总数的三分之二了。其他如李煜、辛弃疾的作品,萧漠都不敢写出。
他只是在为萧漠的才情而震惊!!
即使吴构学识不高,却也能看出这些楚词的精妙!!
在他的眼中,甚至在世间所有人的眼中,萧漠留给他们的印象只有两点,一是笔下的仙侠鬼怪故事很吸引人,二是对儒家经义有着独到而又精妙的见解。但萧漠能写出这些绝妙诗词,却是吴构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
《问儒》一书,虽然证明了萧漠的学识之博,但毕竟一法通,万法易,而这篇词集,却只能说明萧漠天生才情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楚朝文人最为尊敬的,就是儒学大家。
但最为追捧的,人气最高的,却是那些顶尖词人!!
萧漠凭借《中庸新解》一书,再加上新著的《问儒》,一代儒学大家的名号几乎是跑不掉了。
而现在,萧漠难道还想在自己身上加一个顶尖词人的光环吗?
他究竟想要在楚朝文坛中掀起多大的波澜?
吴构几乎可以肯定,只要这两卷书一出,萧漠马上就要成为万众读书人的偶像了。
第三本书,却是一卷字帖集注——《萧体帖》。
观其字体风格,确实与现知的所有书法大有区别。
难道,萧漠还自创了一种全新的书法字体!!??
除了儒学大家、顶尖词人之外,难道萧漠还要成为一代书法大家,一种新书法的开山祖师?
萧漠究竟要做什么?
吴构突然发现自己脑子不够用了。
如若是在《中庸新解》问世之前,萧漠敢言独创字体,惹来的只有嘲笑讥讽罢了,无论他这种字体是否独特,是否自成一家,没有数十年的争论和推广,根本无法得到世人的承认。
但在《中庸新解》问世后,再加上《自扰词集》和《问儒》,“萧体”的推广,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声望名气,很多时候确实能让许多事情变得简单无比。
~~~~~~~~~~~~~~~~~~~~~~~~~~~~~~~~~~~~~~
看着面色呆滞的吴构,似乎依旧处于震惊状态下,迟迟无法清醒,萧漠却没有着急,随手拿起桌上的《春秋》,一边品读,一边等待着。
之所以一口气拿出三本新作,甚至用上了之前所不齿的抄袭之术,编出了《自扰词集》一书,萧漠出于计划,却也是迫于无奈。
无论是因为被张谦发现了身份,还是因为与嵩山书院的约定,都要求萧漠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尽量的扬名,尽量的引起当朝陛下的注意,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张谦有所顾虑。
如果没有足够的声望,即使被张谦随意害死,也不会有什么人问津,这也是
喜欢逆臣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