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货源
余见海的鱼,如意料之中一样,在短短的几天内迅速打开了市场。
元康药业的总务处长亲自拍板,职工食堂以后只用这种鱼。年会上职工们对那道“猛龙过江”交口称赞,回味无穷。只是食堂的大师傅手艺没有贵宾楼大酒店的精湛,只能做些红烧鱼片,酸菜鱼什么的,饶是如此,也让职工们兴奋不已,纷纷夸赞。
贵宾楼大酒店更是将“猛龙过江”做成了招牌菜,正好这几天举办年会的单位特别多,这道菜成了必点的项目。
在临海的各大市场,只要是用余见海的鱼加工的鱼丸,基本上都供不应求。卖鱼片的也是如此,人们只要吃过之后都成了回头客,专门来找指名道姓的要那种好的鱼片。
有些眼红的商贩想以次充好,结果人家买回去吃了马上就发现了,第二天被人家上门恶言恶语的责骂,强词夺理解释也没用,倒是折损了自己的口碑。
小张和老吴两个现在有点苦逼了,原本他们每天都是过了零点以后才去水产市场,挑选中意的鱼。现在不行了,李老板的鱼打开了市场,前来抢购的摊贩太多了,他们不得不提前来排队。往往是吃完晚饭看会电视就过来了,这时候李老板基本上是刚把鱼卸下,他们正好赶上头一波,想挑哪个就挑哪个。
这样一来要比原来辛苦多了,可是他们乐此不疲。李老板的鱼涨价了,每斤从一开始的五块八涨到了六块五,又涨到了六块八,每天还是早早的就宣布卖完了。
有些来迟了商贩都缠着李老板不肯走,指着水池里还有的鱼说不是还有了嘛,干嘛不卖了呀。李老板只能告诉他们,这是人家预定的,都是一些有实力的单位食堂和餐饮企业后厨预留的份额,必须得留足人家的分量。
其实李老板留的数量都是超出的,多出来的一些等到天亮还有其他的散客过来,正好搭配着其他的鱼卖。总之余见海的鱼卖完了他也不能收摊,还有其他的生意需要照应呢,还不如留点吸引眼球。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他专门准备了一个大水盆,里面放着两条个头最大的草鱼,上面用纱网罩着,要不然这鱼力气大,尾巴一用力就有可能跳出来。而那些经过他家档口的人不管买不买鱼,都会停下脚步看看,有的还会拿出手机拍上一张照发朋友圈。
这时候李老板就会展开他口吐莲花的营销技巧,和顾客聊上两句,有些不打算的买鱼的客人也许就会买一点回家。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整体上提高了档口的人流量,收入也有所增加。
现在的信息传播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李老板的货源地很快就被打听到了,短短的几天有数个水产批发商找到了余湾,指名道姓的询问余见海家住址,然后厚着脸皮上门求见,想从余见海手里拿点鱼回去,而且答应给比李老板还高的价格。
而李老板也是早有准备,他情愿降低自己的利润,也死死地把货源抓在自己手中。价钱从五块五涨到五块六,再到五块八,六块,再达到历史新高六块五,他自己只保持着三毛钱的利润,没有给其他人留下任何的可乘之机。
石塘已经拉了好几次网了,每次都是村子里的人来帮忙,余见海每次支付一百块一人的工资,还管一顿午饭。余见刚他们也乐得前来帮忙,既增进了和余见海的交流又有钱赚,何乐而不为啊!
在李老板的建议下,余见海做了两个网箱放在石塘里,四周用毛竹撑开系上泡沫,每次多余的鱼不再放回石塘,暂时养在里面。每到晚上石塘边上便早早的亮灯了,高清摄像头对着网箱的方向,也不用担心有梁上君子光顾。
只是食堂里的鱼毕竟有限,随着捕捞次数的增多,出水的鱼越来越少了。草鱼已经基本上没有了,花鲢也开始上市,就连数量不多的红鱼也逐渐上市了,只留下生活在水底的鲫鱼暂时还留着。
因为余见海每次捕捞的时候混在饲料里吸引鱼儿的药水都有所不同,要想将潜藏在水底的鲫鱼逼上来,要配置专门的药水才行。
李老板牢牢地把持着货源,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找可以替代的鱼。毕竟余见海石塘里的鱼有限,总有一天要卖完的。而他的生意是长期的,到时候没有了优质的货源不知道顾客会不会流失。
南城的渔场面积不小,几十亩地大的鱼塘比比皆是,都是在沿海的滩涂上。
这里在很久前都是荒芜的芦苇荡,每年秋天芦花被风一吹遮天蔽日的。后来被逐渐开发出来,做成了鱼塘,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天润的养殖基地和规划中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就在这一片区域,现在新国道又从中穿行而过,交通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李老板几乎将所有的养殖户鱼塘都转了一遍,可是留给他的只有失望。这里找不出一家的鱼能够有余见海家鱼的品质,虽然有些人家的鱼个头更适中更适合卖活鱼,可是口感和余见海的压根就没法比。那种天然鲜味是不管添加多少佐料都模仿不出来的,再好的大厨也比不上精致的食材。
李老板很郁闷,在又一次到小夏家拉鱼的时候,不无遗憾地问他:“夏老板,你们咋就不跟余村长学学啊?你看人家那鱼养的,个头大口感好畅销,那么一块池塘的效益估计比你们几块鱼塘都好,你和他也是朋友,就不能去取取经?”
小夏其实早就眼红了,心里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听到李老板问他,不禁苦笑
喜欢最强小村长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