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演王语嫣这个角色,光有痴还不够,毕竟最后王语嫣嫁给段誉了。其实很多人谈到这个结局时,都认为王语嫣转变太快。金庸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后来他修改了结局,让王语嫣回到了慕容复的身边。从人物的性格来说,这个结局更符合人物的痴,也更符合全书“求不得”的主旨。
不过现在刘一菲要演的版本王语嫣会和段誉在一起,在王语嫣深爱慕容复的情况下,如何让这段感情看起来合理,不突兀,非常考验演员的铺陈。张然觉得在戏中,段誉救了王语嫣三次,如果这三次相救刘一菲能够体现出感激、感动、感情这样一个心理的过程,那最后的转变就能水到渠成。当然,这个想法他不会直接告诉刘一菲,作为老师得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对角色进行设计。
在这之后的两天,张然开始指导刘一菲按照的标准流程分析角色,找人物的行动线、写人物小传、找最高任务和贯串行动、理人物关系等等。
等剧本分析完,张然对刘一菲进行考察:“徒弟,王语嫣多少岁?”
刘一菲直接道:“十七岁!”
张然微微点点头,小说中并没有写王语嫣的具体年龄,只是说她小慕容复是岁,慕容复二十七八岁,那么王语嫣就是十七八岁。刘一菲能说出十七岁,说明她是下了功夫分析人物的,又问:“王语嫣的父亲是谁?”
刘一菲想了一下,道:“王语嫣的父亲早故世了,她没生下来,她父亲就已故世了,她从来没见过父亲一面。”
张然继续问道:“那他叫什么名字?”
刘一菲顿时傻眼了:“师父,书里没写,而且又不需要演出来,不用把这些都搞清楚吧?”
张然道:“演员研究角色不能局限于剧本,因为剧本提供的是人物的部分经历。演员则必须把人物的经历补完,这样人物才能活起来。就拿王语嫣爱慕容复来说?你必须把这份感情分析清楚,不然你怎么演?她为什么会爱慕容复?爱他什么地方?是因为慕容复帅,还是因为慕容复在她小时候给了她棒棒糖?”
刘一菲提醒道:“师父。古代没有棒棒糖!”
张然翻了翻白眼:“我就是举个例子。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女孩会有恋父情结,王语嫣没有父亲,而慕容复大他十岁,是不是有恋父情结在里面?这有些都有可能。人物的性格是由过去的经历和环境造就的。如果不把这些搞清楚,那就很难准确的把握住人物内心。演员只有把人物研究透彻,表演才能以情动人。”
刘一菲点头道:“我懂了,师父!”
对演员来说只分析角色还远远不够,需要补充人物的经历,还需要对角色的思想情感和行动层次进行安排和设计。什么地方起,什么地方承,什么地方转,什么地方合;哪里强,哪里弱。哪里需要抑制,哪里需要爆发,这些都需要构思好。就像画家作画,在创作之前需要对构图布局、色彩运用考虑清楚。
要演好王语嫣肯定得对这个角色进行外部动作的设计,而这个设计必须根据王语嫣的性格特征来,让王语嫣像白秀珠那样,说话时脸微微扬起,都不正脸对着人,那肯定不对。
张然觉得王语嫣生活在一个动辄杀人的母亲身边,又很少见到其他男子。应该是一个羞怯的女孩,全书她脸红了三十二次就是证明。因此她和男子单独说话时,应该微低着头,带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感觉,展现小女儿态。
其实这些都简单,最难的是如何让刘一菲体验这个角色。古装戏不好演,很容易演成穿古装的现代人。张然本想找专家对刘一菲进行宋代礼仪方面的培训,让她在仪态、语言上更加接近古人。只是现在距离正式开机就十多天了,从时间上来说根本来不及。只能采取别的办法让刘一菲体验角色。
在刘一菲对角色有了足够认识的基础之上,张然开始尝试让刘一菲体验角色。他拿起一套古装戏服,递给刘一菲。这是他让刘晓丽按剧组为王语嫣准备的戏服仿制的,一共做了七套。他看着刘一菲道:“从现在开始,你要进入王语嫣这个角色,让自己尽可能的贴近这个人,也就是说你不是刘一菲了,而是王语嫣。这个改变首先从外部装扮开始,从现在起你每天穿着古装生活,如果有一天你把这身古装真的当成了自己的衣服,而不是戏服,那么这个角色就成了!”
刘一菲的眼珠滴溜溜的转着,笑嘻嘻地道:“师父,天天穿古装会被别人笑的,你陪我一起穿吧,有你陪,我就不怕了!。”
张然听她这么说,只道是她把自己的安排当成了游戏,斥道:“胡说八道,让你穿古装可不玩,而是为了让你找人物的感觉。你知道陈道名吗?”
“知道,是个帅大叔,我妈可喜欢他演的电视剧了!”
“前日子我们拍《黎明之前》,是一部民国戏,你知道他是怎么样演戏的吗?他一进剧组就把戏服穿在身上,收工回住处也一直穿着。现在你也要这么做,而且要做得更多,我会跟剧组其他人说,让他们看到你喊你王姑娘,我和你妈妈则喊你语嫣。你看到其他演员也不要在喊他们的真名,要喊他们的角色名,看到胡君就要喊乔帮主,看到林志影就喊段公子,看到修庆你要喊表哥,总之从现在开始,你要按王语嫣的状态来生活!行了,去把衣服换了吧!”
喜欢电影教师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