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新明的良好运行,大明没有采取殖民地剥削的方式,而是安心经营的策略,这也使得所开采出来的财富不像欧洲各国那样装船运回本土。
相反,这些财富全部属于大明政府,眼下仅仅只是摆在总督府的帐上而已,同时在新明初建的时候,皇家银行就已经前往新明设至分行,以保证地方财政的收入支出运行。
这些财富的获得,一方面使得大明对新明的投入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新明政府也可以通过这些财富以正常贸易的方式从大明获取所需要的一切。这样一来,也就变相刺激了大明和新明之间来往贸易的发展,如今整个太平洋上来往大明和新明的船队是越来越多,而随着这条航线的不断繁荣,同样也带动了航线上的琉球、朝鲜、日本更处港口的繁荣,其中北海道是受益最为巨大的,要知道北海道是这条航线上最重要的中转一环,根据从北海道传回来的消息所说,如今的北海道早就今非昔比,已成了东北航线中不亚于江户的大港口。
贸易和航线的繁荣不仅加深了大明和新明之间的联系,更同样促进了商品交易和货币流通。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大明向新明,或者反之,两边都是从中获得巨利。
至于那些金银货币,也同样随着商业的流通进行交换,促进了各自的发展。这种方式相比直接掠夺后装船运输本土远远来得高明许多,而且根据现在预测,等到明年的时候,贸易金额还将翻上几番,而大明也能从这方面获得巨额收益。
当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朱怡成的心情澎湃,他甚至有想过有一日能够远渡重洋,去新明那边看一看,看一看这片已经属于大明的海外国土,看一看这片焕发着生机的地方。
可是这最终是不现实的,至少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远渡重洋,风险重冲。虽然太平洋相比大西洋显得宁静许多,这也是太平洋这名字的主要来源。可是大海却是多变的,谁都无法预测前一刻还是风平浪静的海洋后一刻就变得风浪汹涌起来。
来往两处的船队,几乎每月都有船失事的情况,如果不是来往大明和新明能够获得巨大利益,这利益甚至远远超过了损失的话,恐怕也没有敢于冒如此风险横渡大洋。
朱怡成作为皇帝,他的安全性必须要保证,所以他就算有远渡重洋的想法也不可能实施,恐怕他一提出所有的臣子甚至包括百姓们都会反对他这样做,至少在无法确保航行百分之百安全的情况下,他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也许当科学不断进步,至少大明能够建出来用蒸汽动力推动的铁甲大船那时候,作为皇帝的朱怡成或许才有这种可能吧。
想到这,朱怡成不由得想起了研究院一直都在研制的蒸汽机,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也不知蒸汽机研制的究竟如何了,对了!还有那条朱怡成曾经提议修建的实验性质的铁路,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廖爱卿,此案过后,军机处可有何建议供朕参谋一二?”朱怡成的思绪散发,最终笑了笑把这事放到一旁,打算过些日子去研究院看看。随后他回到了现在的场合,询问廖焕之和军机处对于福建案后的看法。
廖焕之当即讲了起来,朱怡成的询问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原本这些作为首席军机大臣就是一直在考虑的。尤其廖焕之还执掌吏部,更是重视这件事。
在军机看来,接下来对于吏治的监督还需要加强,尤其是巡察制度和考核制度,原本大明就有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朱怡成对于这套机制也进行过进一步的调整,但从目前来看,这些制度还是有漏洞的,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
廖焕之提出,巡察制度绝对不能流于形式,都察院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并且对于监查御史的人选、工作考核、运用都要有一套更规范化的流程。至于锦衣卫那边,这不属于军机处管,但军机处建议在这方面加强和锦衣卫的合作,而且希望锦衣卫专门抽调一批人来负责这一块工作。
朱怡成想了想道:“这倒是可行,这样吧,朕让张冉在锦衣卫内直接设一个反腐司衙门,由指挥同知担任衙门主官,直接向锦衣卫和军机会负责和汇报,如何?”
“如此是再好不过,臣谢过皇爷!”廖焕之闻言大喜,顿时笑逐颜开。
这个反贪司衙门其实朱怡成之前已经有过考虑,三法司虽然各司其职,不过对于有些情况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如果反腐吏治仅仅依靠都察院的话,恐怕有些力不从心,朱怡成很清楚都察院的那些人,虽然许多御史有着一腔为国之心,可这些人一来经验不足,二来都察院的目标太大,三来朱怡成也不能完全放心这些人,凭着他们恐怕做不好这些工作。
至于锦衣卫,作为皇帝亲卫和情报机构,属于朱怡成的夹带,自然是放心的。而且锦衣卫无孔不入的能力也远远超过那些御史,更重要的是锦衣卫是皇帝手里的刀,直接对他负责,福建案最初就是由锦衣卫察觉后这逐渐揭开的面纱。
可锦衣卫虽强,却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虽然锦衣卫有监察之职,可是这个监察之职却摆不上台面,毕竟他是情报机构。所以朱怡成一直在琢磨这个事,这一次借着福建案在锦衣卫内部直接再建立一个机构,由这个机构来直接向自己和军机处负责,而且这机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吏治和反贪腐。
换而言之,这所谓的反贪司衙门就等于后世的中纪
喜欢大叛贼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