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向胜利者、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后金今年已是连连遭到挫败,周围的敌对势力不说马上趁火打劫吧,轻视却是必然。
如果不能扭转颓势,说不定就会有某个势力蠢蠢欲动。努尔哈赤不能预测可能的变故,他的忧心和急躁,也是正常思维。
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看来,用汉兵、备火器,是夺明军长技,扭转被动态势的良法。
但在朱由校看来,历史上明清战争的结果,决定因素不是什么先进和新式的武器,而是大明的腐化造成的。
说到底,武器固然重要,但在没有形成碾压优势的情况下,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而依现在的科技和制造水平,还造不出飞机大炮机关枪。要打败东虏,就必须在官兵身上下工夫。
凭大明的人力优势,哪怕是只装备大刀长矛,只要军队奋勇敢战,也足以打残东虏吧?
当然,如果能力允许,武器搞得先进,最好是引领世界潮流,这也是穿越者的尿性。
而朱由校命好,他是九五至尊的皇帝,管天管地管空气,还有很多的人才。只要用得好,他只要提出思路,就自然有人去帮他完成。
拿着火药兵器局献上的新式火枪——自生火铳,朱由校兴奋而激动。
虽然他的木头枪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但变成实物,孙元化等人也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辛苦。
燧发枪与火绳枪的构造大体相同,只是击发装置的差异。
火绳是要固定在火绳夹(也就是后来枪的击锤)上,扣动板机,使火绳落下,点着引药,再点燃发射药。
燧发枪则是把火绳换成打磨好的燧石片,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扣引扳机,在簧片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
一个是明火,并不需要击锤有多大的力量;一个要靠击打摩擦生出火星,就必须要有较大的力度。
这也就是朱由校认为的技术难点,弹性强的弹簧或者钢片。
坩埚炼钢虽然成功,但要摸索出合适的配比和工艺,造出质量较为稳定的弹性钢,依然需要长期的试验。
扳动击锤,朱由校端枪瞄准,扣动了板机。
燧石片重重敲在铁砧上,迸射出几点火星,仿佛暗夜中闪现的光芒,照亮了皇帝的眼睛。
“好,甚好。”朱由校深吸又长出了一口气,虽然没有镶金嵌玉,但他还是很珍重地把样枪让宫人收好。
抬头看向殿中躬身肃立的二人,朱由校强压激动,维护着皇帝的矜持,虽然声音有些变化。
“孙卿,毕卿。这将是送给朕的最好的新年礼物。”朱由校赞了一句,转头看了一眼刘若愚,吩咐道:“拟旨:孙元化加资治尹(文勋正三品),升授通议大夫(文散阶正三品),赐飞鱼服、圭玉,赏银二百两;”
“毕懋康加赞治尹(文勋正四品),升授中宪大夫(文散阶正四品),赐斗牛服,赏银百两……”
“微臣谢万岁恩赏。”孙元化和毕懋康跪倒叩头谢恩。
毕懋康是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后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山东巡盐御史。
但他在历史上的闻名,却是十几年后编辑的军器图说,其中就首次介绍了燧发枪(书中称为自生火铳)。
现在,得到徐光启和孙元化的引荐,蒙皇帝的赏识擢升,毕懋康弃政从工,提前十数年造出了燧发火枪,可列青史。
朱由校哈哈一笑,不掩畅快的心情,说道:“之后还有恩旨,孙卿、毕卿且回去等候。”
孙元化和毕懋康再次谢恩后,告退而去。
耶!朱由校用力挥了挥拳头,燧发枪加刺刀,领先近百年哪!东虏、建奴,你们拿什么跟朕打?
皇帝兴奋地离座而起,在殿内来回踱步。
接下来就是大规模制造并装备,再加上纸壳定装弹药,据说训练有素的士兵能达到一分钟五发的速度。
嗯,嗯!燧发枪的装备,还意味着战术的改变,还需要军队的重新训练和适应。
而且,不是特别大的雨雪天,燧发枪便能照常使用。这无疑增强了步兵的野战能力,大反攻也有了胜利的基础。
一年吧,朱由校估计着制造、装备、训练等所需的时间,以及野战火炮的制造规模,又定下了一个新的时间表。
能过个好年啦!朱由校心中期盼,自觉已经尽其所能做好了准备。
宁远、觉华是不用太担心的,棱堡加红夷大炮,建奴要来,就看能打死多少了。
东江镇本部也基本安全,大不了暂时放弃陆上的屯田之地,撤到海岛上,建奴又能有什么办法?
只有收复不久的旅大,才是朱由校放心不下的。为此,他调拔了一批火炮,还派了武学毕业的炮兵军官,增强旅大地区的防御力量。
尽管都是些老旧火炮,如佛朗机、虎蹲炮等等,但依然具有威力,用于阵地防守,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至于红夷大炮,除了宁远又增调了十几门外,朱由校暂时不会再拔给陆军,而是全力供应水师和沿海要塞。
另外,朱由校还让袁可立、毕自严做好增援旅大的准备,并继续向旅大地区运送粮草弹药。
应该没问题的,肯定能守住的,建奴也承受不起那么大的伤亡。
朱由校反复给自己打气,增强自己的信心。
别说,这招儿挺管用。皇帝再次摆弄燧发枪时,又是心情大
喜欢我真是大昏君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