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当明军水师行过燕子矶时,郑成功还有些不敢相信发生的这一切。
这里是太祖皇帝鼎定天下后立国之地,这里承载着皇明三百年的气运,这里是汉家精神的庇护所与寄托之地。
当南京留守清将主动献城投降的那一刻,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理所当然。
南京本就属于汉家儿郎,如今也恰是归还给了汉家儿郎。
郑成功觉得自己之前做过的一切努力都是有价值的,皇明的复兴又燃起了希望。
相较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光复南京带来的象征意义更为巨大。
这座数百年的皇明陪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大明南方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有着绝无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哪怕苏州、杭州再繁荣、富庶,也无法取代南京的位置。
当郑成功率部进入南京城的那一刻,他恍惚觉得一切都回来了。
南京城中的清兵大部分都被郎廷佐、管效忠抽调去了镇江,还有一部分由施琅统领前去宁波驻扎。
如今城中都是一些老弱残兵,根本无法抵抗郑成功的兵锋。
投降似乎是个最好的选择。
面对这些投降的绿营兵,郑成功有些纠结。
毕竟这些绿营兵是主动投降的,又都是汉人,实在没有理由杀掉他们。
而且张煌言也建议留下这些投降的清兵,作出一番姿态给其余江南各府县的清兵看。
这些清兵看到明军不会滥杀降兵后有更大可能会选择投降。
郑成功思忖一番后便同意了,命人把这些清兵解除武装后打散派到各营去做苦力伙夫。
南京城实在是太大了,哪怕郑成功麾下十万大军分到各个片区也并不显得太多。
入住南京后如何落脚也是一个十分困扰郑成功的难题。
紫禁城是肯定不能去的,那是天子的专属地。其余各处衙门皆被清廷糟蹋的不成样子。
思来想去也就是南京守备府较为合适了。
南京守备分为南京守备太监和南京守备勋贵。
此职是成祖皇帝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后所置,掌节制南京诸卫所,及南京留守、防护事务。
守备太监由皇帝直接指任。
而守备勋贵都是由开国功臣公、伯之子担任,比如魏国公的子嗣后人就经常担任守备勋臣之职。
以郑成功如今的身份地位,暂时充任南京守备勋臣也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参赞机务,一般是由南京兵部尚书兼任,张煌言自然当仁不让。
他可是永历天子亲封的正印兵部尚书,比南京兵部尚书还要大一号。
对郑成功来说,南京是一座承载了无数记忆的城池。
当初他在南京国子监做监生读书,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藤垂涧易涉,竹密径微凉。
那时所作的诗句多么轻松写意啊,如果时光永远停留在那一刻该是多好啊。
可惜生活是如此的残酷,这十几年来神州大地发生的巨变让郑成功有些恍惚。
人总要学会长大,昔日的快乐少年郎也要承担起家国天下的责任。
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十余年的不懈抗争终于收到了回报。
能够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郑成功不枉此生!
至于张煌言心境与郑成功大体是相同的。
半生所图终有回报,那种释然的感觉确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一切安排妥当后,郑成功、张煌言率部来到南京城外神烈山孝陵卫祭奠太祖皇帝。
由于郑氏一族尊奉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称帝,故而郑成功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浓浓的唐王系烙印。
郑成功也确实犹豫彷徨过。
当今天子乃是李定国拥立的,能否容得下拥立隆武帝的郑氏一族。
当初进攻南京时郑成功也确实存了私心,想要用这功劳换取永历天子的原谅,不至于因为派系斗争遗祸子孙。
但现在真的打下来南京,郑成功反倒是释然了。
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当今天子乃是一代雄主,胸怀那是极为宽广的。
连那些大顺军余部陛下都能宽恕,怎么可能计较郑家拥立唐王的事情?
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怕是陛下早就不想再提了。
不然陛下也不会封他为延平郡王。
让郑成功感到十分气愤的是,昔日神圣无比的明孝陵现在杂草丛生。
神道两侧的石像更是损毁严重,有的甚至出现残缺不全的情况。
郑成功立即命人将孝陵进行整修,力图恢复其原貌。
郑成功在孝陵开展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
这既是说给将士们听得,也是说给天下人听得。
曾几何时,天下人皆数认为皇明气数已尽,清当取而代之。
可现在看来,大明仍是天命所眷顾的那一支,王师驱逐鞑虏,北定中原还是很有机会的。
拿下南京既是一小步,又是一大步。
郑成功打算以此为契机,发布一份檄文,声讨东虏。
只要将这份檄文发出,江南百姓响应者必定不计其数。
郑成功打算把这个机会让给张煌言。
一来张煌言确实文采比他更好一些,二来郑成功也不想一人把风头占尽。
不然天子将来封赏之时也会有些为难。
做臣子的这点事理还是应该明白的,决不能给君上添堵。
“沧水兄,你说百
喜欢南明第一狠人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