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虽说秦国不是要倾全国之力一举灭赵,可五郡之兵,战将云集,只要赵军主力调上去开战,怎么也不是一两个月能结束的。
庞煖这里,好不容易思想没问题了,这身体顶不住,可也是极大地隐患呀!
赵国众将,除了庞煖之外,扈辄、赵葱、庞羲等人,可不是王翦、桓齮、杨端和的对手呀。这要庞煖在紧要关头倒下去,说不定就是大崩之局。
除非李牧在,只有李牧,才能抗得住秦军这几个虎狼猛将。
但李牧镇守代北,只有赵军大胜或者大败之后,才有可能出兵攻占太原或是救援邯郸!
自己可没能力把李牧从代郡调到上党战场,毕竟自己是燕国太子,可不是赵国大王。用计也要有用计的实力和时机才行呀,否则啥也是白扯。
姬丹转念再想,以庞煖的用兵,能否和王翦等人相对抗,其实也还是个未知数。现在只是因为秦王政弄巧成拙,让赵国占了先机罢了。在此基础上,加上庞煖的经验和威望,凭赵军的优势兵力,以众欺寡,才能有不少的胜算。
除了李牧,谁还能有此威望和经验,在中途接手赵军呢?
姬丹想破了脑袋,将扈辄、赵葱、庞羲等那些大将在来回的掂量,最终都只能摇头放弃。
阳庆在旁说道:“太子,大战之中,真要到了关节之时,反正大计已定,大局已成,倒不怕接人的主将经验少,反倒怕接人的主将经验多,经验少,或许会老老实实的按庞煖的谋划去走。自觉经验丰富,万一胡乱变动,说不定才坏了大事呢!”
“倒是威望才是第一,有威望大军号令统一,就怕为将者为下所轻,号令不行,才是大害呀!”
尉缭一笑道:“这倒好办了,何不把公子嘉给顶上去?最少这是大王长子,身份贵重,赵军众将不敢轻忽!”
“大王长子督军,赵王偃也还放心些,毕竟赵王登台拜将,庞煖权柄甚重,赵王纵然信任,总不如长子亲临前线督军!”
“况且公子嘉在赵国朝野,素有贤名,比之太子迁的轻佻,更让臣僚敬重,如果公子嘉能立此大功,说不定赵国政局,或有些变故也不一定!对我大燕总没啥坏处。”
姬丹勉强点点头,笑道:“这也只是无计之计罢了,但愿公子嘉莫要误我。”
计议已定,姬丹自己亲到公子嘉所住院落,将自己对庞煖身体的担忧说了,公子嘉也深以为然,不由大为忧虑。
姬丹赶紧劝慰道:“公子莫忧,或许不过是我杞人忧天而已!”
公子嘉摇头苦笑道:“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太子思虑周详,谋划完全,岂是忘忧之说?”
“老将军乃是国家柱石,现在又不能轻动,此事颇为棘手!”
姬丹察言观色,见公子嘉此话发自肺腑,遂道:“丹倒有一个主意,只是要公子点头方可!”
公子嘉当即一喜,忙拱手道:“有何妙策,但请太子明言!与家国有利无害之事,粉身碎骨嘉尚且不辞,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
姬丹赞一声公子嘉高义,遂将请公子嘉到时候直接随大军前去,一旦庞煖顶不住了,请公子嘉接管赵军,按庞煖之计对付秦军的计议说了一遍。
当然,关于公子嘉掌军,对于赵军的利弊,太子丹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至于事关公子嘉在赵王眼里的形象和一旦成功之后的功劳,这正是姬丹用来买好公子嘉之处,自然也是分析的极为透彻。
公子嘉听着,不断沉思,良久,公子嘉对太子丹深施一礼,断然说道:“家国之重,嘉不敢逃责!功劳威望,实非嘉所期望,太子好意,嘉心领了!就依太子所说便好,一旦大军行动西上,丹即刻归赵营,随老将军前往上党!”
姬丹还了礼赞道:“公子忠心不二,丹佩服,佩服!”
姬丹告辞出来,心道:“公子嘉表面上大义凛然,说不期望啥功劳威望,心里还不定怎么盼望到时候有自己大展身手之地呢!罢了,反正自己能做的也就这么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结果啥样,天知道,最少和公子嘉这关系是拉近了一层!”
燕赵两国,名为交战,暗地里使者往来,谋划如何让秦军入套。秦国一方,可也没闲着。
王翦、桓齮和杨端和带了各自的亲兵卫队到了河内郡,王翦亲自在河内屯驻,征召河内兵马,杨端和直接赶往东郡。
东郡之地,乃是杨端和带着兵打下来的,东郡各县上下,大都是以杨端和的原来的有功部属充任官吏,老长官过去统带东郡兵马,总比别人更顺手一些。
桓齮则从河内,穿过太行陉北上上党,在屯留驻扎,征召河东、上党两郡兵卒。
喜欢斩秦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