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什么医生去乡下给人看病,被困在洪水里了,叫什么名字?”
“啥?”男人莫名其妙:“我哪儿记得。”
“怎么,媳妇儿,你认识啊?”男人问。
女人仍旧看着电视屏幕不说话。
新闻播放到救援队伍出发了,十几个穿着黄色救生衣的男人依次跳上救生舟。镜头里,他们慢慢变小,消失在一片黄色的水潮中。
后来,女人看了这条新闻的重播。
她确定自己看到了陈逸的名字,还有新闻里挂出来的一张工作证照片。
虽然照片有点模糊了,但是她认得出来,那个人,就是她一直记着的,赖皮鬼陈逸。
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店里,女人独坐着,眼眶湿润一片。
那个冬天,他们一起堆雪人的那天,是她最后一次见到陈逸。
懵懵懂懂的小孩,见到死人和血,吓得不行,躲在家里好几天不敢出门。
她也是后来听大人们私底下谈论起,才知道事情真相。
一个丈夫,毒瘾发作杀死了妻子,打伤女儿,最后在女儿面前自杀。
故事讲起来只有短短几句话,但是她明白,对于陈逸来说,那已经是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黑暗的痛。
***
“陈医生?”
好像有人在喊自己。
“陈医生?”
陈逸睁开眼睛,看见近在咫尺的一只手掌。
挥动的手收回,看着她带着迷茫却又清澈无比的目光,薛山轻声问:“做噩梦了?”
刚才又饿又累,她睡着了一会儿。
摇了下头,陈逸问:“我睡多久了?”
问完才想起没有任何计时仪器,问了也白问。
薛山半跪着蹲在她身前,陈逸发现他脸上多了一丝喜悦的神色。
“怎么了?”她问。
薛山说:“救援队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世界并没有那么残酷,但也不见得尽是美好,要辩证看待吸毒者、戒毒人员。
☆、14
7月26日,下午五点,达瓦吊桥上游,抢修成功的公路旁,隐约可见十几个人影绰立。
两艘橡皮艇逐渐靠近,清晰可见到船上各载着四个身穿橙黄色救生衣的人,一直在此等候的地方电视台工作人员,将镜头直直朝向他们,摄录下了第一时间救援成功的新闻素材。
第一艘橡皮艇靠岸,薛山抱起彤彤,一个大步跨上去,小姑娘目光愣愣地看着围上来的人群和摄像机,双手紧紧搂住薛山的脖子,头埋进臂弯。
第二艘橡皮艇紧跟而来,薛山转身朝船上的人伸出手,先把陈逸拉上岸,又去接阿婆。
陈逸的照片登过电视,在场记者知道有位年轻基层医生被困于此的消息,也都深知是可以拿来渲染一下报道的新闻素材,所以一看到陈逸,话筒、镜头通通对准了她。
“请问你是雅里乡卫生院的陈逸医生吗?”
陈逸刚站稳,愣了一瞬,僵硬地点头。
“您的同事都说您是个热心又善良的好医生,这一次完全是出于好心来石塔村给孤寡老人做身体检查,很不幸遭遇这样的灾难,请问您现在是什么感受?”
眉头皱了一下,陈逸没有回应。
连炮珠似地又问了几个问题,陈逸通通没答,看着不讨好,记者立刻把采访对象转向了陈逸身后,在救援队员背上虚弱趴着的老人家。
“这位阿婆,您是住石塔村的吗?是不是这位陈医生给您做的检查,你们一直在一起吗?您——”
突然一只手伸过来,挡住了拍摄镜头和递到老人面前的话筒。
薛山沉声说:“先走。”
背着阿婆的年轻救援队小伙趁机快步离开,走向旁边停靠的救护车。
陈逸跟在身后,步子稍慢一点,又被记者截住。
“陈医生,你的手是受伤了吗?怎么伤的,因为救治老人家吗?”
陈逸一言不发,低头走着,忽觉有只手伸到她背后,虚虚揽住,将她带离了那段令她尴尬无奈的采访场面。
救援人员跟上来拦下电视台记者,直说等医生检查过受难者身体情况之后,没问题再慢慢采访。
记者终于没跟上来,薛山放开陈逸。
细密的小雨铺洒在脸上,陈逸侧过脸,看向旁边并肩而走的人和他怀里的小姑娘,心忽然变得很静,外界的一切声音仿佛都听不到了。
是的,陈逸想,老天爷应该要善待这对父女。
***
救护车是县医院派下来参与救援工作的,阿婆被送上车后,两名医务人员脱掉她身上的救生衣,立刻着手测量生命体征。
陈逸站在车尾处,简要跟检查医生说了近几个小时阿婆的身体状况。交谈中,男医生注意到她手上包扎的布条,问她是否受伤,陈逸如实说了情况。
救援人员拿着几条毯子过来,陈逸道谢接过,先给薛山怀里的彤彤裹上,看薛山不方便动作,又替他披好。
薛山低声:“谢谢。”
最后把毛毯裹到自己身上,陈逸说:“不客气。”
阿婆年事已高,淋了大半夜的雨,再加上长时间处在低温环境下,身体状况不太妙,医生建议送往县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并让陈逸一同去,她手上的伤也需要及时处理。
阿婆的亲人目前都没有联系上,方青野的下落还是未知,薛山不放心,抱着彤彤也一并上了车。
路上,陈逸跟医生借过电话,打给了余笙笙。
那头接通后,没好气“喂”了一声,甫一听见陈逸的
喜欢山南海北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