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官发试卷。
院试的监考官,是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主管一省教育科举,简称学政,俗称学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岁科两试,并督察各地学官和生员的官员。学政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林清脑中过了一遍主考官的信息,不由感叹:这古代能做主考官的,果然本身都是硬点子!
没一会,外面渐渐亮起来,林清从桌前的小窗口,看见几个官员带着几个手捧试卷的军士,一个号房一个号房的往里递试卷。
到了林清的号房,一个官员拿着绑了红绳的考卷,从小窗户中递进来,林清赶忙起身,双手接过,并躬身行了一礼。
官员点点头,带着军士去发下一个。
林清拿到试卷后,就把试卷小心放到桌子上,然后坐下,拆开红线,把试卷展平,开始看题。
第一场是帖经,要求通三经以上,通五经者为上上,《孝经》和《论语》为必选;大经的《礼记》《左传》可选一,也可都选。中经的《诗经》《周礼》和《仪礼》可选一经或二经。小经的《易经》、《尚书》、《公羊传》和《毂梁传》可选一经,按指定段落默写。
林清从头到尾仔细的看了一遍,松了一口气,虽然这个学政出的题量有些大,但却没有什么偏题怪题,比起他上一世的那个变态学政好多了。
林清看完试卷,就把试卷平放到回桌子上,揉了揉眼,现在外面,号房里的窗户又有些小,看的有些费眼。
而且为了控制统一考试时间,现在还没有发笔墨纸砚,就算想做也没法做。
于是林清将试卷放在桌子的一边,打算先闭目养神一会,等会好更有精力做题。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天完全大亮,林清才听到窗口有敲窗声,睁开眼一看,一个军士把一个考篮递进来。林清连忙接过,行礼道谢。
拿到了考篮,林清立刻打开,看了看,里面是笔墨、砚台和草纸。
林清先把砚台和墨拿出来,研好墨,这才拿起草纸,开始做试卷。
林清先做《诗经》和《论语》部分,这部分是必做题,也是最好做的部分。
做完了必做题,林清就开始看《礼记》和《左传》,这个虽然可以二选一,可是要想取得好名次,就必须得全做,所以其实也算是必做题。
再下面就是中经的《诗经》《周礼》和《仪礼》,可选一经或二经,林清为了保险,选了《诗经》和《周礼》,这两本他背的更熟些。
最后就是小经,林清选了《尚书》,按照题目要求熟练的默写了要求的那一段。
都做完后,林清松了一口气,看了看天时,快到中午了,打算趁着午饭前,把草纸上的答案再检查修正两遍,这样就可以把下午的时间都用来誊抄。
院试监考的是学政,是两榜进士,对试卷要求可是比县试府试严多了,只要有一点涂抹的痕迹,名次就会下好几个,要是因为誊抄扣了分,林清可哭都没地方哭。
林清仔细的把草纸从头到尾检查了两遍,发现没有任何错误,才松了一口气,把试卷和草纸小心收起来,放到考篮,以防等会吃饭的时候不小心碰到油污。
收好试卷后,林清从小窗户里往外看了看上面的太阳,正好正午,嗯,看来等下就应该有人来送饭了。
想着上一世院试他吃到的干饼,林清摸摸咕咕叫的肚子,虽然不是很好吃,可做了一上午的题,真的好饿啊,就是不知道这次是什么,希望能好吃一点。
没过一会,果然有一个军士提了一个大食盒在外面从窗台外往里塞,林清赶忙起身接住,看着这个勉强能塞进来的大食盒,林清愣了愣,这午饭的量,好像有点大啊,难道是学政体恤,怕他们考试饿着?
林清把食盒放到桌子上,好奇的打开一看,直接愣住了。
食盒里面,左边放了三张单层大圆煎饼,右边放了三根葱。
林清脑中里突然冒出几个字:
煎、饼、卷、大、葱!
林清:…………
呵呵,他们沂州府院试的伙食,果然清丽脱俗的毫不做作!
可是,酱呢?
第三十五章(一更)
葱,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煎饼,口感筋道,耐饥抗饿。
煎饼卷大葱,鲜香开胃,便于贮存。
可是,这酱呢?
煎饼卷大葱不蘸酱,这考官就不觉得少了点什么?
林清正想着,就见又有一个军士伸手递了一个碗进来,然后用壶给他倒了碗水,并说:“大人嘱托,各位学子小心用餐,莫要不小心沾污考卷。”
林清忙应道:“是”
军士点点头,然后给下一个号房送碗和水。
林清把这碗水端饭面前,喝了一口,心道:
看来不用等酱了,考官大人肯定不会让这种有可能弄脏考卷的东西出现在学子号房的。
林清拿起一张煎饼,打算把它折叠了一下,卷个煎饼,突然手一顿。
看着这薄薄的一张煎饼,林清突然明白为什么考官要让吃煎饼了,这煎饼绝对是防止食物夹带的利器。
每次科考由考棚提供食物时,考官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食物夹带。
因为要想提供食物,就得有人做食物,而考官监考又不可能自带一队厨娘,所以食物一般由当地县衙或府衙提供,而这样一来,食物夹带就成了科考另一个可行的作弊手段。
而许多考官为了防止食物夹带,用的最
喜欢天生不是做官的命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