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赘婿也不成的。
如果换做是官宦人家,或许会觉得哪怕郑家愿意迎回一个牌位也是好的,至少不至于让自家出一个弃妇失了体面。但是作为普通的以耕读为本的乡绅人家,李家老太太到底不会注重体面到为了一个名分去毁了外孙的一生。
虽说李家也有宗族,宗族里头也有讲究所谓体面的迂腐童生秀才一流,但作为教养出了下一辈里头一个举人的老太君。哪怕她的女儿成为了弃妇,只要她最终没让族里出一个“再嫁之女”,那她在族里就自有几分体面。
只是若是纪家或是郑家出面对李家宗族施压,那么结果就未必了。
所以李家老太君不得不和自己的三儿媳妇一起来扬州这边拜访一回。
这个时代从来对女子都比男子残酷得多,哪怕李家作为舅家并不介意养着外甥,甚至愿意供养外甥读书科举。但不可否认的,这些所有的前提都是建立在郑家并不稀罕这个儿子的情况下,只要郑家那边——甚至哪怕是郑崇的隔房堂伯堂叔之流的人出面,就能名正言顺的将郑崇讨要回去。
只要郑家想要,李家其实是护不住郑崇的,甚至只要郑家或是纪氏有心,只要去告一个不孝的罪名,郑崇这一辈子都绝不可能出头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破釜沉舟一回。
不得不说,郑崇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很英明的。虽然林家不得不从低门小户里选一个赘婿出来,但以林家的家财和林如海的官位来看,他其实还是很有选择的余地的,以郑崇的出身,哪怕他有个童生的身份,到底还是太低了。而且林家姑娘如今也才十一岁,莫说她招赘上门原就可以晚一些成婚,只按着女子及笄许嫁的说法,林家也足足有三四年的时间可以慢慢寻摸人选,还不必如今就急吼吼的定下来。
一开始林如海也不过抱着点与人为善的心思,暂时收留了夫人手帕交家里的孩子,顺便闲暇的时候瞧一瞧他的学识权当消遣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郑崇真的算是一个颇为有灵气的孩子,再加上因为幼年受了挫折而格外的有韧性,要不然也不能十三岁的时候就考过了童生,甚至如果不是因为郑家那边突然发难,大概连秀才的功名都是能到手的。
虽然有文人相轻的说法,但是文人之间其实也容易惺惺相惜,尤其是到了林如海这个岁数,若不是之前因为守孝和其他杂事耽搁,他的孩子估计也都得有这么大了,更是难免起了一点移情。
只这一点移情就足以在李家老太君和小张氏匆匆赶到的时候松口愿意继续留下郑崇了。
林家独女未来的夫婿自然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就选出来,林如海能松口留下郑崇只是代表他有机会做个候选而已——若是日后郑崇入赘了林家,那么纪家自然不可能和林家抢人。哪怕林家最终没看中郑崇,至少中间也能暂时庇佑郑崇一阵子。
作者有话要说:
只要林如海好好的,其实宝钗哪怕招赘也能找到身份不错的,只是既要人品好没牵挂又得有学识本事……
下次一定不随便添原创角色了……
第73章黛玉宝钗(三十三)
第七十三章
林家的这些事情至少在这段时间还是个秘密。
在外人眼里头林家平静的如同一潭死水,什么都没发生,便是在无时无刻不关注林家一举一动的人的眼中,也顶多是林家添了个小厮而已——至于这个小厮其实没有身契的事情又有谁会知道呢,左右没谁家会无聊到去衙门细查林家每一个仆人的出身来历身契过往的。甚至唯一可能往外泄露消息的贾敏也因为并不愿意信任娘家所以对这件事三缄其口,这样一来就更不用担心有外人知道这里头的事情了。
至于贾敏和娘家的隔阂,除了之前贾敏病重的时候贾母属意将宝钗接过去教养——那时候她还能安慰自己贾母只是担心自己这个女儿的身后事——之外,前阵子又收到的贾母有意亲上加亲的将自己的女儿许给宝玉的事情才真正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区别就在于之前贾母有意接走宝钗的时候贾敏还狠狠闹了一场脾气哭过一场,后来的这封信就只能让贾敏沉默一阵子然后彻底死了心,连眼泪都不曾掉一滴。
她身在江南一带对娘家的事情知道的并不多,的确知道贾母很偏爱这个号称衔玉而生的小孙子,虽然她一直不相信这所谓的天生神迹,宁可相信这事贾母因贾政而想出来的噱头。但是她从来没想过,贾母对这个孙儿的偏爱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她不相信贾母不知道王氏对林家做的事情,也不相信贾母不知道王氏对她满怀恶意,但贾母依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言而喻。
林家本来就是五代列侯一脉单传下来的,几代人做官捞到的油水再加上历任主母的丰厚的嫁妆,算起来不知攒了多少的好东西。而林家传到了这一辈儿里,只余下了这么一个女儿,除非林如海真的甘愿将满贯家财都拱手送进国库,按常理来说这些自然该全都是宝钗的陪嫁。
贾敏作为曾经的贾家女如今的林家主母能够很肯定的表示,宝钗日后的陪嫁定然比贾家内库里——是比贾代善仍在最富贵时候的贾家内库还丰厚数倍。再加上林如海如今眼见就只这么一个女婿了,可不就得在仕途上尽力的扶持着,不愁没有好前程。
这不管怎么算,对贾宝玉自然是好处无限的,甚至可以说是
喜欢红楼之重走人生路请大家收藏:(m.baiduxs.cc),百度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